和前代文学相比,元代文中最突出的成就在杂剧方面,后人常把“元曲”和“唐诗”、“宋词”并称。诗、词、散文等文学样式则相对衰微。元杂剧是元代杂剧的简称,是一种“必合言语、动作、歌唱以演一故事”的戏曲形式。元杂剧综合了初期戏剧和讲唱文艺的因素发展而成。元代城市经济繁荣,上层社会又大力提倡,使戏剧活动十分繁盛,加上知识份子积极创作和著名演员的推动,产生了众多作家和大量剧本。
关汉卿是元杂剧剧作家之中最杰出的一位,有人甚至将他比喻为“东方的莎士比亚”,其代表作有:《感天动地窦娥冤》、《赵盼儿风月救风尘》、《望江亭中秋切脍旦》、《闺怨佳人拜月亭》、《包侍制智斩鲁斋郎》、《关大王单刀会》、《诈妮子调风月》等六十多种。除了关汉卿,元代还有其他很出色的剧作家,他们都留下不少精彩作品。如马致远的《汉宫秋》、郑光祖的《倩女离魂》、白朴的《梧桐雨》、王实甫的《西厢记》等等,其中有些作品更传到西方。在西方有了很大的影响,如纪君祥的《赵氏孤儿》和李潜夫的《灰阑记》等。